2022年,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取得巨大突破,比利时、英国成为出口亮点。吉利集团的极星、上汽集团的名爵和比亚迪成为中国品牌进军欧洲市场的“先遣队”,蔚来、长城、爱驰以及一汽红旗,均成功登陆欧洲大地,参与未来的市场竞争。
进入2023年,特斯拉引领的降价潮开启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价格下调的通道,加剧了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盈利压力。排解竞争压力,把眼光投向欧洲,会是一剂“解忧”良药吗?
回望历史,欧洲汽车市场已经习惯了来自东方的汽车工业“攻击”: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日韩汽车企业初期依靠低廉的价格、物有所值的产品以及贴心关怀的售后服务,逐渐消除了欧洲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不信任,最终日韩品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当地车企展开竞争,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成功立足欧洲市场。
(资料图)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他们需要摆脱燃油车时代汽车产品质量普遍不高的消费思维定势,需要建立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信心和好感。
欧盟会对中国汽车实施关税壁垒吗?
法国汽车咨询机构Inovev副总裁Jamel Taganza表示,欧盟不太可能实施关税壁垒,因为许多德国汽车制造商更依赖中国市场。“因此,我预计欧洲不会像美国那样对当地生产(的产品)提供大量补贴,以保护本地汽车市场。”Taganza说。
市场份额在西欧持续增长
日前,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质量竞争力,并且物有所值。这可能是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敲开欧洲大门的好时机。
德国汽车研究机构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更高。预计今年,西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大市场)汽车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60万辆,中国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将占电动汽车总销量的十分之一,接近16万辆。2025年,西欧市场销售额将增至270万辆,2030年销量将达到920万辆,而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占比可能达到12.5%,销量接近115万辆。
同时,该机构还预测,2023年极星、名爵和比亚迪三家的销量将占中国汽车销售总量的80%以上,有望引领西欧市场的中国汽车业务。
图片来源:网络
欠缺知名度和声誉
汽车数据分析商JATO Dynamics全球汽车分析师Felipe Munoz表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不太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始。他认为,中国汽车的进入是一个预警,一旦欧洲本地的购车优惠政策消失或车辆售价更高,中国汽车就会在价格较低、体型较小的产品细分领域展示优势。
Munoz指出,中国品牌想要打开更大的欧洲市场,还缺少两个重要因素的加持:知名度和声誉。良好声誉的建立需要时间,所以目前中国品牌还无法大规模抢占欧洲市场。但中国汽车发展进步非常快,其汽车质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欧洲、日本、韩国制造的汽车质量。这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对本土汽车厂商造成威胁,因为中国汽车可以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优质汽车产品。
在紧凑型电动汽车市场获得回报
Bernstein Research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将在目前欧洲渗透率较低的紧凑型细分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比亚迪售价为38,000欧元的Atto 3,上汽售价为36,000欧元的名爵4,都是物有所值的选择。而像蔚来等品牌可能不得不在高端市场展示更引人注目的差异化,其潜在的进入策略可能是:既瞄准大众细分市场以发挥成本优势,又会选择性地推出一两款高档产品树立品牌形象。
JATO Dynamics的Felipe Munoz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更有可能在入门级市场(15,000-16,000欧元价格区间)取得成功。